进入9月份,各地兴起率团出海“访问潮”。
比如,9月2日至8日,山东省代表团相继走进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访问;9月1日至8日,陕西省代表团同样对上述3国进行了访问;当前,安徽省代表团正在出访法国和德国……一个共同的特点,地方代表团密集“出海”,率团的都是省委书记。
踏上行程的安徽代表团,主体是经贸友好代表团。去了哪里?直达法国、德国。9月10日至17日访问期间的部分行程已经公布,代表团将访问安徽省友好省州,参加经贸、科创、产业、文旅等领域交流活动。
为什么去法国、德国?一个细节值得注意。9月20至24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将在合肥盛大举办。这是安徽的“首位活动”,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这场即将到来的盛会上,有一个活动引人关注。那就是,将以大会名义首次开展“走进欧洲”系列活动,在德国、英国、荷兰、法国、意大利等国开展大会推介和项目招引。
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即将来临之际,省委书记韩俊率经贸友好代表团开启“欧洲之行”,一方面是安徽主动“走出去”,进一步打开安徽开放格局的“探索之旅”,另一方面为世界制造业大会在欧洲开展大会推介和项目招引,起着先导铺路的作用。两者联系起来,一条主线更加鲜明——以扩大开放塑造合作竞争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要求安徽“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开放,愈发成为安徽攀登“新高地”的关键落子。
我们回望安徽这些年的前进轨迹,开放“路标”尤其鲜明。从不断试点创新,主动靠上去,借势长三角打开通江达海的更大大门;到加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用好自贸试验区优势,外向型经济逐年递增;再到办好世界集成电路大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国际会议,一个个合作愿景“全景式”打开……安徽虽处内陆,既不靠海又不沿边,但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滞,扬帆远航、追逐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下。
对于这些年来一直打开放牌、走开放路的安徽来说,开放之变,不仅体现在对外经济的“水涨船高”,更呈现于安徽这片活力沃土的场景变化。“洋面孔”多起来,自贸试验区“热”起来,使用外资能力强起来,安徽与海外国家民间交流涌动起来,海客圆桌会高效运转起来……安徽改革开放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给个支点,鲤鱼也可跃龙门。安徽实践直接说明一个道理:不开放,不沿边,内陆地方同样可以把开放做得有声有色。
安徽走实开放之路,壮大开放型经济的实践,生动注解着“地瓜理论”的“地方版”。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为的是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但它的块茎始终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扩张最终为的是块茎能长得更加粗壮硕大。地瓜如此生长,安徽的发展亦是如此。
省委书记韩俊主动率团开启海外之旅,在欧洲市场交流访问,就是要“跳出安徽看国际市场”,在面对面交流、亲眼目睹中汲取国际市场的阳光、雨露和养分,在主动向外拓展市场中做强安徽开放能级。把开放进行到底,目的就是要推动安徽开放型经济的块茎长得更加健壮有力。
我们梳理发现,今年来,在安徽“棋盘”中,开放这枚子高高举起,重重落下。“开放”也成为省委书记韩俊在地方、企业考察调研时频频强调的高频词。
走进芜湖调研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省委书记韩俊对深化改革开放看得远、讲得深;
在合肥与长三角企业家联盟代表工作会谈中,强调持续加密扩容开放通道,加快建设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做好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能级大文章;
在省委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报告会上,省委书记韩俊就“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作专题党课报告,对进一步强化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上立起新目标……
落实好这些部署,迫切需要全省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省委书记韩俊率团开启欧洲之行,无疑是对今年来在全省各地方调研时开放命题的身体力行、示范带动。开放一条主线,串联起了安徽稳经济、促发展、惠民生的“连环招式”。
改革、开放,新命题不断发出,这需要全省16个地市各显其能,积极行动起来,把自家开放的“大门”敞亮打开,以更加鲜明的开阔外向心态和敢在大海大洋中击楫中流的弄潮儿精神,合力把安徽开放这篇大文章写实写生动。